今天,咸宁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新冠肺炎患者整市清零!
3月17日下午3时许,我市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治愈出院。至此,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新冠肺炎患者整市清零。
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是对初心使命的考验、应对风险的考验、治理能力的考验、战斗精神的考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部署、全民动员、全力以赴,着力书写抗“疫”的答卷。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中医统方施药与西药同用的治疗方案,运用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其治愈出院率达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通城县是咸宁第一个在院救治确诊病例清零的县。通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蔡天晶介绍,通城较早清零,源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救治,所有收治入感染区的患者,均使用了中药治疗,且随国家、省、市、县下发的救治方案及病人病情发展随时调整中药处方,疗效明显。
咸宁抗疫,一开始就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市委书记孟祥伟十分重视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提出“要根据医疗专家的意见,发挥中医药优势,将中医药贯穿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始终”,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办。
重视中医的指挥棒下,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和专家组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中医中药,全力支持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与病毒展开了赛跑。
1月26日,市中心医院率先启用中医科副主任傅勃研制的肺炎1号方,发放给所有一线医务人员服用,以增加免疫力。
1月27日,一则有关“中药方剂成功治愈疫情重灾区老年患者”的微信推送,引起了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高度关注。随后,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和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市中心医院院长杜光联系上中药方剂的研发人——崇阳籍中国中医科学院、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中西医双博士后王维武。
王维武毫无保留地奉献出多年的科研成果“肺毒清”方剂。他说,“肺毒清”方所含12味中药,有的抗病毒、化咳平喘,有的疏肝活血、调节体温,有的增强免疫力,综合协同,在人体内筑起一道“防火墙”。
1月31日,经专家组讨论研究,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中医统方施药与西药同用的治疗方案,下发各县市参照试行。市政府就中医药防治工作专项拨款800万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要求,“切实安排好中医药治疗资金,积极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
2月1日起,我市安排了中医专家到各县、市、区医院开展中医诊疗,让中药使用基本覆盖所有病例。高峰时,市中心医院有80余名患者。傅勃和同事们发现,除了极少数患者因有基础病,症状比较复杂,大部分患者症状基本一致。
嘉鱼县新冠肺炎中医治疗专家组成员、县中医院主治医师骆清2月9日参与了一起新冠肺炎重症男性确诊病例会诊。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他开了5副中药汤剂,患者服用后腹泻乏力、发热不退、咳喘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13日起,又连续吃了3副中药,重型转为普通型,目前这名患者已经痊愈出院。
2月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来咸宁检查工作,对我市率先将中医药用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和专家组专家介绍,我市重症、危重症病例的中药使用率达到97.56%,普通及轻症患者使用达到99.86%。
咸宁战“疫”,来自云南省的强力支援,成为极重要的支撑力量。
出人、出力、出物……我市缺什么,云南送来什么。1月27日,云南13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首批援助医疗队,驰援咸宁。
2月12日,355名来自云南各医院各科室最强、最具实力、最有经验的医疗骨干,再抵咸宁。云南援咸医疗队和咸宁医护人员深度融合,被编成7个医疗队和1个疫情防控队,和当地医护人员肩并肩投入战斗。
2月13日,咸宁—昆明远程生命线连接成功,两地专家通过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对患者远程会诊,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治疗方案。
2月14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滇鄂医生携手为一位新冠肺炎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生命的诞生,让人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2月15日,云南医疗队正式进入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监护病区,指导、接管该市疑难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新冠肺炎ICU病区主任、护士长分别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玮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邓小丽担任。
新冠肺炎ICU病区集中收治各县(市、区)医院经过专家评估,申请转诊的重症、危重患者。云南医疗队派出包括23名医师、43名护理的强大阵容,涉及重症医学、急救医学、呼吸、感染、外科重症、内科重症、老年重症、心内科、精神病科等专业。 当天,云南省捐赠的两台负压救护车抵达咸宁市中心医院。原本,这两辆负压救护车是云南为抗击本省疫情订购,得知我市只有三辆负压救护车,危重症患者转运存在困难后,云南省当即决定——调转车头送往咸宁!“云南捐赠的负压救护车,好比雪中送炭!”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郑波说。
2月18日,云南第一批到咸宁的医疗队救治的一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这是云南医疗队治愈的首位重症患者,也是咸宁市治愈出院的首位重症患者。
2月19日,云南医疗队帮助救治的一位96岁涂爹爹正式出院。这也是云南医疗队来到咸宁之后,治愈的最年长的新冠肺炎患者。
这是一场抢救生命的奇迹。
通山分队队长、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何建林记得,老人被送来时,完全无意识,大小便失禁,病史显示老人患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阿尔茨海默症,肺部除了新冠肺炎,还有细菌感染症状,病情十分严重。
何建林立即会诊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在抗感染方面进行调整,加强雾化、排痰,适度补给营养。其后的抢救,每一步仿佛在走钢丝。因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又不会主动呼救,所以只能靠医护人员细心观察。饭,大家轮流喂,少食多餐,最多的一天6次;水,看到老人嘴唇干了,就将吸管送到嘴边。
经过半个月治疗,涂爹爹的气色逐渐好转,不发烧,不咳嗽,生命体征稳定。
2月22日,咸宁市首批危重症病例治愈出院……
云南省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指挥长许勇刚说:我们医疗队把咸宁当成了家,把病患当成了亲人, 战疫一线,没有一人退缩!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在云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正迎来春之声。
“清零”并不意味着结束,大战还在继续,大考还在进行。市委书记孟祥伟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更加科学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慎终如始,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